武汉率先探索碳排放交易近4年 出台首个标准
2010年,武汉是全国首个申报试点碳交易的城市。湖北作为试点地区开展碳交易表明,武汉试点碳交易得到官方认可。
市发改委综改处负责人介绍,2008年武汉城市圈获批“两型社会”前后,武汉就开始了碳排放方面的研究和摸索,迄今已近4年。
据悉,近年武汉在碳排放的测量方法、测量标准、测量评估,以及碳交易模式和方法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,并取得了较好效果。
去年9月23日,由武汉碳减排协会起草的《温室气体排放量化、核查、报告和改进的实施指南》发布,这是全国首个碳盘查地方标准。
同样是去年9月,参照武汉碳减排协会起草的碳盘查标准,武汉两家出口型制造企业从原凯迪控股分别购买1万吨温室气体。这是华中地区首笔碳中和交易。
目前我市积极探索推进碳减排机制,引导企业开展碳盘查,适时开展碳中和交易,并积极支持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业务。光谷联合产权交易所,极有可能作为武汉碳交易依托平台。
据了解,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平台计划在2015年之前建立。
有利于摸清碳排放家底
我市出台
全国首个碳盘查地方标准
(记者瞿凌云)昨从市发改委获悉,去年我市出台全国首个碳盘查地方标准,即由武汉碳减排协会起草的《温室气体排放量化、核查、报告和改进的实施指南》,这标志着我国的碳核查有了可参考的依据。
碳盘查又称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,是指以政府、企业等组织为单位,计算其某一时间段内,在运营和生产活动中各环节直接或者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。
这一标准发布和实施,将为企业、政府和第三方交易机构提供真实可靠的碳数据来源,有利于推动工业企业规范开展碳排放核查,摸清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家底,从而有针对性地通过技术引进、流程优化、节能改造等多种方式降低碳排量,有助于企业突破国际碳贸易壁垒,提高综合竞争力,在新一轮低碳经济竞争中抢占先机。
据介绍,目前我国尚未出台有关碳减排、碳交易的法律和政策,企业仍按照“自愿设计规则、自愿确定目标、自愿参与交易”的原则,开展自愿性碳减排。
但2009年11月,我国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,即到2020年,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%至45%,这意味着对国内企业实施强制性的碳排放管理已纳入议事日程。
武汉发布的这一标准已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,并报国家标准委员会备案,于去年9月1日开始在我省实施。
作为试点地区
武汉碳减排力度将更大
(记者瞿凌云)湖北作为试点地区开展碳交易,将带来哪些影响?市发改委综改办负责人称,直接的影响是将促使武汉对碳交易的研究进一步深入,另外武汉的碳减排力度将更大,不仅仅重视节能减排,碳减排还将向工业、农业、家庭、社会等各个方面延伸和扩展。
目前武汉“两型社会”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由实施阶段向纵深推进,正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体制机制创新。
未来5年,武汉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还将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机制,强化节能减排行政问责制,将工业节能、建筑节能工作纳入绩效管理,全面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。
我市还将探索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,推广清洁发展机制、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,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,逐步扩大排污权交易规模。
责编:李莉莉
- 上一篇: 市领导慰问政法战线英模代表见义勇为英烈家属
- 下一篇: 打造千亿元激光产业 10年“再造一个光谷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