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名 密码
记住我
加入收藏
武汉 [进入分站]
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
您的位置: 110武汉网 > 武汉新闻 >

深圳应增加PM2.5监测网络点

110武汉网 时间:2012-01-10 10:39:01

大运前

从500米空中航拍的南山城区图。王琛/摄

  大运后

  晶报记者 王志明

  “大运期间的蓝天白云让我们很欣喜,大运一个月后的灰霾又让我们很失望。”昨天的专题议政会开场就播放了政协常委、一级摄影师王琛航拍深圳大运期间和一个月后的天气状况对比,强烈的反差让委员们都感同身受,大家纷纷围绕着空气质量和宜居城市展开讨论。

  “大运期间罕见的蓝天白云显示,深圳可以做得到的。”持续5年航拍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环境的王琛告诉记者,大运期间,路上的车少了很多,冒烟的工厂也少了很多,扬尘的工地也少了很多,但大运一个月后,拍出来的图片却到处灰蒙蒙的。

  “现在深圳该转变发展方式,而且应该将大运的一些措施继续实施。”王琛说,环保部门也应该尽早公布PM2.5,让蓝天白云在鹏城“长驻”。

  会上政协委员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到空气质量和PM2.5问题。市政协常委、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刘佑华指出,环境空气质量问题在公众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,公众对于环境监测部门发布的"优良"天气出现质疑,反映出两个问题:一是我们监测的数据是否如实反映了环境质量状况,二是我们的指标能否准确反映环境质量状况。

  刘佑华表示,美国通过修改法律,花费3年时间将监测PM10的几十万个监测站、监测点改为监测PM2.5,美国现在的监控目标一个是PM2.5,一个是臭氧。

  就提升环境质量刘佑华提出三个建议:一是完善环境空气质量评价体系,找准污染源分布和源头;二是积极做好污染减排,调整能源结构、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;三是各区携手联防联治,增加监测网络布点,减少特区内外差异,早日实现监测系统的特区内外一体化。

  晶报连续报道PM2.5后,引起市民关注的同时,也成为两会热词。在昨天下午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举行的“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提升深圳城市品质”专题议政会上,首次用航拍图片对比大运前后的空气质量,提出深圳应增加PM2.5监测网络点,让大运期间的蓝天白云“永驻”鹏城。

热点专题更多
免费法律咨询 | 广告服务 | 律师加盟 | 联系方式 | 人才招聘 | 友情链接网站地图
载入时间:0.01257秒 copyright©2006 110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版权所有:110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