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超:围绕中心共商大计 为推进科学发展协商咨政
这五年,是我市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,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的五年。在工作中,市政协坚持以促进科学发展和跨越式发展为履行职能第一要务,以全面落实国家战略任务为重点,以重大课题为纽带,以专委会和界别为依托,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,积极开展了一系列协商咨政活动。五年来,召开政协全体会议5次、常委会议29次、主席会议43次,为加快发展谋长远之策,献务实之计。 围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、转变发展方式,我们以建议案、调研报告、组织专家研究等多种履职形式,提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,加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;中心城区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,积极推进工业向新城区转移;大力优化城市投资环境、减轻企业负担;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重大建议,得到市委市政府重视和采纳。调研报告《用符合经济规律的方法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》提交全国政协常委会议专题协商,受到国家有关方面高度重视。 围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、建设创新型城市,我们重点就推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,组织调查研究,提出发挥武汉科教优势,激发全市创新活力;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,加速科研成果转化;积极实施股权改革,支持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等建议。并积极争取全国政协和省政协支持,邀请全国政协领导及专家院士来汉调研视察,指导工作,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倾心聚力。
围绕统筹城乡发展、加快城乡融合,我们就城镇规划建设、“农村家园建设行动计划”、“菜篮子”工程建设等问题,开展专题研究,提出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农村土地流转,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,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等建议,促进了新农村全面建设与发展。 围绕制定“十二五”规划,促进科学决策,我们充分发挥政协人才优势,组织专家学者广泛参与调研,认真开展咨询论证,重点就科学制定发展战略目标,积极承担国家战略任务,全面提升城市功能,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提交15篇专题报告。市委市政府在专题协商的基础上,认真吸纳委员意见,关于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、统筹城乡发展、深化改革开放等一系列重大建议均纳入全市“十二五”规划。
围绕“两型社会”建设,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,我们全方位、多层面、全过程地参与咨政建言。为做好申报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工作,主席会议成员率5个工作专班,深入调研、考察,形成9篇调研报告,提出一批前瞻性的建议,对完善决策,争取国家批准武汉城市圈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起到积极作用。为做好“两型社会”改革试验起步工作,我们积极争取全国政协支持,在全国范围聚智借力。2008年,我们与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联合举办武汉“两型社会”建设改革论坛,全国政协副主席郑万通、11个国家部委领导、32位著名专家学者参会研讨。会议形成的意见以及设立节能减排交易所等6个信息专报,贾庆林、李克强、王刚等中央领导阅批后,要求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。我们在全市政协系统还组织开展了“我为两型社会建设改革试验献一策”活动,编送《献一策专报》161期,其中有100期被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。围绕落实“两型社会”建设改革方案和推进三年行动计划,我们选择节能减排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等重大课题跟踪视察;召开专题会议协商,提出建设武汉城市圈节能减排交易市场,加强大东湖水生态保护与修复,积极推进武汉城市圈金融、交通、通信一体化建设等建议,促进了“两型社会”建设改革深入推进。
- 上一篇: 政协武汉市十二届一次会议开幕
- 下一篇: 潍坊学院今年招980名艺体生2月1日开始报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