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名 密码
记住我
加入收藏
武汉 [进入分站]
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
您的位置: 110武汉网 > 武汉新闻 >

武汉第七座跨江大桥通车 将为二桥减负18%

110武汉网 时间:2011-12-31 16:39:03
  【长江网讯】 (记者 张哲一)今日(12月31日)上午11时30分,世界最大跨度的三塔斜拉桥——武汉二七长江大桥竣工通车。这是武汉市第七座跨江大桥,今后将为二桥减负18%。

 

 

武汉二七长江大桥竣工通车

 

  据中铁大桥局局长胡汉舟介绍,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首创五大桥梁工程技术,为科学、快速推进二七长江大桥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,保证了质量。从开工到通车历时39个月,比预计工期缩短了3个月。

 

 

省、市领导为武汉二七长江大桥通车剪彩

 

  胡汉舟称,大桥基础施工中,首次采用自浮式双壁钢吊箱围堰。根据不同的施工水位,调节围堰的施工标高,充分利用了长江汛期原本不利于施工的时间,加快了基础施工进度。在大桥承台施工中,采用1万方承台混凝土一次性浇筑,开创了国内水下大体积承台混凝土施工的先河。项目部在集团总部支持下,在科学论证、严格评审的基础上,科学制定并严格实施了“大桥承台施工1万方混凝土一次性浇筑的技术方案”,共计历时20天,比传统工艺节约了工期。在塔座、塔身施工中,采用塔座、第一节塔身两种不同标号混凝土一次性浇筑,使两种不同标号的混凝土一次性成功浇筑,共计历时25天,比传统工艺节约了工期。首次采用专门设计的6米爬模主塔施工。

 

 

彩车通过武汉二七长江大桥

 

  另外,在主塔节段施工中,将原4.5米节段模板增大至6米节段,将主塔原来46个节段改为36个节段,劲性骨架由原来的6米、9米增高至12米,以6米节段推进施工,缩短主塔施工工期4个月。首创塔、梁同步施工工法。在塔、梁施工中,大桥局采用秦顺全院士开创的“无应力状态法控制理论”,在同类型桥中首创了塔、梁同步施工的新工法,与传统施工工艺相比节约了时间。

 

 

  据悉,武汉二七长江大桥是武汉跨越长江的第七座大桥,起于汉口发展大道,止于武昌和平大道,全长6507米;主桥为三塔斜拉桥,长2922米,塔高209米,两个主跨均为616米,是迄今世界跨度最大的三塔斜拉桥和跨度最大的结合梁斜拉桥;引桥全长3585米,在解放大道、和平大道各设互通立交一座,大桥设计车速60公里/小时,双向8车道,项目总投资72.84亿元,于2008年8月1日奠基,同年10月1日全线开工,历时39个月建成通车。

 

 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的建成,使青山、武昌和汉口地区之间再增加一条快速过江通道,将承担过江交通量的15%,可为二桥减负18%。

 

相关报道:武汉二七大桥31日通车 ETC开始测试
详情请看://news.cjn.cn/24hour/wh24/201112/t1594743.htm

 

责编:张哲一

热点专题更多
免费法律咨询 | 广告服务 | 律师加盟 | 联系方式 | 人才招聘 | 友情链接网站地图
载入时间:0.01523秒 copyright©2006 110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版权所有:110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