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别四十载苦寻八年 机缘巧合终重会老战友
四位老战友在最近聚会上的合影照,左起为王孝福、王茂福、孙世瑞、吴波。 潍坊新闻网12月27日讯 “战友啊战友,亲爱的弟兄,待到春风传佳讯,我们再相逢。”提到战友再相逢,67岁的吴波老人难掩兴奋。他与3位战友分别40多年后,经过8年的苦苦寻觅终于梦圆相见,当年生气勃勃的小伙子如今都已变成了古稀的老人。对于军人难忘的是军营的生活,更难忘的是战友的情谊。 四位同籍战友情谊深 12月25日,记者来到奎文区公安巷3号的宿舍楼,见到了67岁老人吴波。在他家的客厅墙上挂着一张放大的黑白照片,是他1979年在蓬莱某部队服役时,与叶剑英元帅的合影照。他家的茶几上摆放着好几个影集,里面的大部分照片是他在部队服役时的黑白老照片。 吴波老人戴上老花镜,翻开一个影集指着一张黑白老照片,向记者介绍说:“孙世瑞、王茂福、王孝福,这是我在师电影队与3位战友的合影。”为了寻找这3位老战友,他苦苦寻觅了8年。 1965年12月,吴波从当时的昌邑县应征入伍到济南军区驻海阳某部队服役,下连队时被分配到团直通信连。由于有一定的绘画基础,1966年6月吴波被调到了师电影队。当时的电影队有3位老兵——孙世瑞、王茂福和王孝福,他们的籍贯同属当时的昌潍地区。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,1967年12月孙世瑞被调到了其它连队,1968年春天王茂福服役到期复员,1969年春天王孝福服役到期复员,1969年吴波被调到了蓬莱某部队。四人从此就失去了联系。 转业后多方苦寻无果 1984年,吴波转业到原籍昌邑工作,经常和昌邑籍战友联系,打听3位老战友的消息。“听说孙世瑞转业后,在寒亭电影公司工作,王茂福复员后当了教师,王孝福复员回了老家安丘。在部队时,我隐约记得孙世瑞的老家是寒亭高里镇,王孝福的老家是安丘县逄王公社。由于行政区划的变化,地址又不详细,一直没有打听到他们的确切消息。”吴波说。 2003年,吴波与老伴来到奎文区,寻找3位老战友的想法一直没有停止。吴波说,“一次我跟一位老战友提到孙世瑞,他说当年听说孙世瑞家的村名好像叫‘一孔桥’。” 吴波委托一位寒亭区高里街道的熟人帮忙查询,结果竟被告知一孔桥村并无此人。“连续碰钉子,感觉如同大海捞针。就在这时,一位老战友告诉我,他曾见过一个长得像孙世瑞的人,在潍城区实验小学门口接送过孩子。我就在放学的时候到校门口寻找,一个星期下来始终没有发现。寻访的线索又断了。” 机缘巧合重会老战友 为了帮吴波寻找3位老战友,他的晚辈也帮着出谋划策。女儿把三位老战友的黑白老照片打印成A4大的铜版纸样,发给父亲的朋友帮助寻找;他的孙子帮他在各大论坛上发寻人帖子,但都没有消息。 今年春天,吴波与一位战友通电话时意外得知了王孝福的电话号码。吴波的老伴说:“当时老吴听说战友跟王孝福有联系,他就大声地重复问‘是师电影队的王孝福吗?’放下电话后,他自言自语地嘟囔‘找到孝福了,可找到孝福了’。”吴波联系上王孝福后,又通过王孝福找到了王茂福,一下子找到了两位老战友。 吴波按捺不住重拾老友的兴奋心情,就约着王茂福去了坊子区黄旗堡街道张家庄村王孝福家。“那天在王孝福家,我们都喝了不少酒,3个六七十岁的人在一起拉呱到天黑。”吴波说起这些仍然很激动。 后来,吴波收到王茂福的信息,通过亲友关系联系上了孙世瑞,吴波朝思暮想的3位老战友终于都联系上了。12月3日,吴波与阔别40多年的3位老战友,在市区的一家宾馆见面了。 “我们4个人在宾馆里一见面,就紧紧地抱在一起,高兴地流了泪。40年前那一张张朝气蓬勃的年轻面孔,现在都已是白发苍苍了。大家回忆在部队时朝夕相处、同甘共苦的一幕幕往事,诉说着各自别后的经历和现在的生活。那天相聚,直到天黑我们才不舍地分手,我们相约趁着身体康健多联系,争取经常聚会。”吴波感慨地说。(记者 王来臣)
- 上一篇: 武汉12万特殊职工纳入基本养老保险
- 下一篇: 锦华苑小区居民家中 每天供暖不足12小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