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名 密码
记住我
加入收藏
武汉 [进入分站]
网站首页 法律咨询 找律师 律师在线 法治资讯 法律法规 资料库 论坛
您的位置: 110武汉网 > 武汉新闻 >

深圳公共艺术创作还有很大上升空间

110武汉网 时间:2011-12-16 15:39:02

参展作品

深圳新闻网讯(记者 梁婷/文 齐洁爽/图)昨日,2011深圳·香港城市\建筑双城双年展外围展“回望与前瞻”在深圳雕塑院一层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当代艺术馆开幕。该展也是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(深圳雕塑院)成立二十年的庆典展览,以文献形式展示了20年来雕塑院创作的重大作品,同时展出了雕塑家们的20件新作。

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(深圳雕塑院)为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直属事业单位,成立于1991年,其前身为深圳市城市雕塑领导小组办公室,成立于1982年。深圳雕塑院于2009年3月17日,正式更名为“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(深圳雕塑院)”,是国内第一家以“公共艺术”命名的国家事业单位。职责是承担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研究、策划和推广工作;开展公共空间艺术(城市雕塑)的创作工作,承担政府相关部门委托的其他项目,如公共艺术制度的调研工作和大型公共艺术活动的组织工作。

 

据深圳市公共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孙振华介绍,深圳雕塑院在过去20年曾创作了多项在国内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公共艺术作品。比如《深圳人的一天》、“上步中路雕塑景观示范带”、“深南大道系列雕塑”、“东门老街系列雕塑”、“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公园”等,这些项目让深圳在公共艺术领域走在全国前列。近年来,深圳雕塑院还接受委托,承担了大量的城市雕塑创作策划、组织招投标、艺术展览,如深圳北站景观雕塑、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公共艺术项目等活动。

在展览开幕式之后,艺术家、建筑师、设计师、房地产代表举行了题为“后大运时代的公共艺术”研讨会,对日后深圳公共艺术的走向进行了畅想。大运会期间,深圳的城市景观、公共雕塑进入了新阶段,但艺术家普遍认为,深圳的公共艺术创作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。建筑师孟建民表示,深圳应该形成一种公共艺术的评判机制,“可以让学者与市民一同对公共艺术项目进行评比,每年评出‘十佳’和‘十差’,以此促进公共艺术水平的整体提升。”而设计师张达利表示,公共艺术的创作并不仅仅是设计师和雕塑家的工作,它涉及到政府、开发商、市民等层面,应该成立一个囊括各阶层的委员会,在立项之前听听他们的声音。

 

 

 

热点专题更多
免费法律咨询 | 广告服务 | 律师加盟 | 联系方式 | 人才招聘 | 友情链接网站地图
载入时间:0.01671秒 copyright©2006 110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版权所有:110.com